加快制定回用件行業標準 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汽配行業相對比較傳統,且國內起步較晚,但具體的供應鏈模式已基本固定。傳統汽車配件供應鏈體系可以分為三個主要環節:生產、分銷、零售。簡單來說,零配件生產商是通過多個層級的經銷商分流,再到達各類維修企業終端,最終由維修企業觸達終端,其中的各個環節又擔任著服務與被服務的角色。那么回用件的流通與之相似,卻又存在不同。
就拿配件的庫存來言,配件生產企業的配件投產,多源于各品牌的4S店及其各大配件經銷商的配件訂單,且生產企業多為某個品牌或者是固定幾個品牌的簽約供應商。所以企業庫存多為訂單庫存,或者是根據以往銷售數據而溢出的可控輕庫存,企業基本能夠實現以銷定產,且能做到快速反應。
而回用件市場則不然,首先是回用件市場結構的不完善,回用件經銷商還未能做到各地區多層多點式分布,大多以散戶的形式存在。其次,因為中國保有車輛品牌的多樣性,但是一家拆解企業的回收量又有限,所以單獨的某家拆解企業很難能夠做到一定的品牌覆蓋面,再加上回收拆解企業的生產規模、硬件設施、拆解技術、人員配置等限制,拆解企業想要做到回用件的以銷定產與快速反應,幾乎不可能。
另外,回用件還具有一個很強的行業特性,就是一個“拆”字,也就是說我們回用件最基礎的物料來源是國內千千萬的汽車用戶。在很多情況下,我們能夠收到的車輛品牌和車型都具有偶然性,而且,按照目前的市場結構,具體的一家拆解企業能服務的區域范圍有限,所以我們會經常遇到客戶需要配件我們沒有,而我們有的配件客戶又未必需要。故市場供求關系的信息不對稱及有限的服務區域范圍也是回用件流通未能實現市場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再來說下服務。首先是物流服務,因為新件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且都是分層級分區域式服務,大型經銷商批量大,小型經銷商距離近,物流成本均可控。
那么對回用件而言呢?物流成本一直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痛的問題。首先,回用件價格相對比較低,其次是市場結構限制,無法做到批量化物流運輸,物流成本很難控制,甚至是物流費用大于回用件本身價格的情況也多有發生。
再來說下質保問題,幾乎所有的新件產商都能按照一定的行業標準為消費者提供質保服務,往歪了說,哪怕是一些三無產品,只要你能找到商或者是賣家,都能要求質保退換。那么回用件呢?“出廠概不負責”,這應該是拆解企業對上門來采件的客戶都會說的一句話。其實也不是拆解企業不想提供質保,而是沒辦法提供質保,首先是很多拆解企業不具備檢測環境,再者,回用件畢竟是舊件,不是新件,相對而言就沒有了檢測標準、沒有質保標準。再或者拆解企業提供了質保,假如配件出現了問題,客戶要求退換,我們先不去追究到底是否是人為導致的,我該如何判斷這個配件是不是從我廠里出去的呢?簡單來講,還是因為目前的整個回用件市場沒有標準,且不具備可追溯性。
當然,目前的回用件市場所在的問題遠遠不止如此。宏觀方面來講,我們需要相關部門能夠在政策上面給予支持,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我們企業本身和行業協會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若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待結果與問題的關系,就不難理解我們現在應該要做什么。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成立回用件聯盟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們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為什么要做回用件團體標準、提倡回用件可追溯性的主要原因。愿全國各兄弟企業攜手勉勵,與行業協會一起探索中國回用件市場的美好未來!
就拿配件的庫存來言,配件生產企業的配件投產,多源于各品牌的4S店及其各大配件經銷商的配件訂單,且生產企業多為某個品牌或者是固定幾個品牌的簽約供應商。所以企業庫存多為訂單庫存,或者是根據以往銷售數據而溢出的可控輕庫存,企業基本能夠實現以銷定產,且能做到快速反應。
而回用件市場則不然,首先是回用件市場結構的不完善,回用件經銷商還未能做到各地區多層多點式分布,大多以散戶的形式存在。其次,因為中國保有車輛品牌的多樣性,但是一家拆解企業的回收量又有限,所以單獨的某家拆解企業很難能夠做到一定的品牌覆蓋面,再加上回收拆解企業的生產規模、硬件設施、拆解技術、人員配置等限制,拆解企業想要做到回用件的以銷定產與快速反應,幾乎不可能。
另外,回用件還具有一個很強的行業特性,就是一個“拆”字,也就是說我們回用件最基礎的物料來源是國內千千萬的汽車用戶。在很多情況下,我們能夠收到的車輛品牌和車型都具有偶然性,而且,按照目前的市場結構,具體的一家拆解企業能服務的區域范圍有限,所以我們會經常遇到客戶需要配件我們沒有,而我們有的配件客戶又未必需要。故市場供求關系的信息不對稱及有限的服務區域范圍也是回用件流通未能實現市場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再來說下服務。首先是物流服務,因為新件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且都是分層級分區域式服務,大型經銷商批量大,小型經銷商距離近,物流成本均可控。
那么對回用件而言呢?物流成本一直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痛的問題。首先,回用件價格相對比較低,其次是市場結構限制,無法做到批量化物流運輸,物流成本很難控制,甚至是物流費用大于回用件本身價格的情況也多有發生。
再來說下質保問題,幾乎所有的新件產商都能按照一定的行業標準為消費者提供質保服務,往歪了說,哪怕是一些三無產品,只要你能找到商或者是賣家,都能要求質保退換。那么回用件呢?“出廠概不負責”,這應該是拆解企業對上門來采件的客戶都會說的一句話。其實也不是拆解企業不想提供質保,而是沒辦法提供質保,首先是很多拆解企業不具備檢測環境,再者,回用件畢竟是舊件,不是新件,相對而言就沒有了檢測標準、沒有質保標準。再或者拆解企業提供了質保,假如配件出現了問題,客戶要求退換,我們先不去追究到底是否是人為導致的,我該如何判斷這個配件是不是從我廠里出去的呢?簡單來講,還是因為目前的整個回用件市場沒有標準,且不具備可追溯性。
當然,目前的回用件市場所在的問題遠遠不止如此。宏觀方面來講,我們需要相關部門能夠在政策上面給予支持,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我們企業本身和行業協會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若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待結果與問題的關系,就不難理解我們現在應該要做什么。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成立回用件聯盟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們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為什么要做回用件團體標準、提倡回用件可追溯性的主要原因。愿全國各兄弟企業攜手勉勵,與行業協會一起探索中國回用件市場的美好未來!